openai创始人将离开公司?本人回应......

发布时间:2023-12-03 08:01:11 来源: sp20231203

   中新网 11月18日电 据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当地时间17日,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发表声明,宣布公司首席执行官山姆·奥特曼(Sam Atlman)将离开公司。

图片来源:OpenAI官网声明截图

  OpenAI声明:“他不一贯坦诚”

  OpenAI在声明称,奥特曼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一贯坦诚,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,并称“董事会对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不再有信心”。

  报道称,OpenAI公司现首席技术官米拉·穆拉蒂(Mira Murati)被任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。

  报道指出,对于38岁的奥特曼来说,此举是一个“令人震惊的失败”,他在过去一年里已成为科技行业最杰出的高管之一,也是“最有魅力的人物之一”。

  据介绍,作为一名资深科技企业家,奥特曼于2015年在马斯克的资金支持下创立了OpenAI。

资料图:OpenAI公司的标识

  他带领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小公司进入了罕见的领域——成为一家由微软数十亿元资助并受到Google和Meta等硅谷巨头羡慕的技术领导者。

  本人回应:“很喜欢OpenAI的时光”

  当地时间18日,奥特曼在社交平台表示,“我很喜欢OpenAI的时光,这对我个人来说是变革性的,也希望通过重塑世界带来一些变革。最重要的是,我喜欢与这些才华横溢的人一起工作。”

  他表示,“稍后会说明更多情况。”

图片来源:山姆·奥特曼社交媒体账号截图

  2022年秋季,OpenAI发布了在线聊天机器人ChatGPT,引发了全行业的人工智能热潮。

  据硅谷科技媒体2023年5月报道,由于开发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ChatGPT,并从谷歌招聘了关键员工,OpenAI2022年亏损额大约翻了一番,达到5.4亿美元左右(约合人民币37亿元)。

当地时间2023年5月16日,OpenAI时任首席执行官山姆·奥特曼出席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下属的隐私、技术和法律委员会举办的听证会。

  法新社7月报道称,美国消费者保护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调查ChatGPT的创造者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活动,特别是数据安全性和对话机器人生成的某些内容。

【编辑:魏晨曦】

Warning: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-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(output started at /srv/inbracbrasilcombr.17ef1931.configr.cloud/www/css/news.php:13) in /srv/inbracbrasilcombr.17ef1931.configr.cloud/www/css/news.php on line 17
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让微短剧更好服务观众 - 突破300万人次!新疆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

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让微短剧更好服务观众

发布时间:2023-12-03 08:01:11 来源: sp20231203

  让微短剧更好服务观众

  默 达

  搅动资本市场,火遍视频平台,备受中老年观众追捧,引发书友和玩家热议……频上热搜的微短剧,迎来了“监管加码”的信号。近日,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公告,总结了3月以来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果,并表示下一步国家广电总局将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,加大管理力度、细化管理举措。

  目前市场对“微短剧”尚无较为清晰统一的定义,一般将时长在10分钟之内且投资成本较低,单集、分集或成系列的短视频作品称为微短剧。而在观众这一侧,则习惯于从内容特点出发,将那些情节简单、节奏紧凑、抓住观众“爽点”且极易上瘾的作品口头归入其中。对比短视频,微短剧的情节趋于模板化,表演性更强,场景和道具也都较为完善。而同为戏剧作品,微短剧和网剧、电视剧不仅时长不同,投资力度、内容原创性、演员素质等方面也有一定差距,更像是一种“代餐”。

  小制作为何能撬动大流量,“代餐”又为何盖过了“正餐”的风头?这与微短剧善于抓住用户心理这点密不可分。“开倍速看无聊网剧,不如闲暇之余刷‘总裁’‘赘婿’”,微短剧实则是利用了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,将冗长的剧情进行缩编,同时把想象和情感代入的空间留给了观众。相较于着重分享生活的短视频,故事性微短剧的受众面更广,哪怕是自诩“阅剧无数”的年轻人,也有不少人“背着亲朋好友偷偷观看”。更重要的一点是,微短剧的概念包含更广,从网络小说的广告翻拍,到真人剧情向的电子游戏,从主播自导自演的带货视频,到文物保护栏目中的“小剧场”,这种传播形式一直在我们身边。

  发展的步子迈得过大,难免会走弯路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一部微短剧的拍摄周期在7天到10天,再加上后期和场地,30万元左右就能生产出一部,高度程式化的生产模式下市场极易趋向饱和,也使得同质化竞争严重,“辣眼标题党”横行,滋生抄袭盗版等顽疾。“电子榨菜”吃多了总会腻,生产的门槛低同样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为了追求爽感而彻底抛弃艺术性文学性,干瘪的故事难免被同行替代,被观众抛弃。

  据统计,2023年3月至今,广电总局共督导各视频平台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,分级处置相关小程序429个、账号2988个,淫秽色情、凶杀暴力、价值观败坏等问题持续困扰着微短剧行业的发展。监管封禁能做到的终究有限,网友反馈强烈的诸如背离事实、挑动对立、诱导消费等现象仍时有存在,不禁令人担忧,微短剧是会向着内容至上、质量取胜的方向进步,还是滑向擦边猎奇的深渊?

  说到底,促进微短剧行业良性发展,目标应是更好服务观众,若是一味赚快钱而选择投机取巧、博人眼球、竭泽而渔,最终只会破坏行业的生态。此次广电总局也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,包括制定审核细则,建立“黑名单”机制,完善日常监看制度,加大违规处置和曝光力度,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等七方面,可期引导微短剧市场向着更为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。(来源:南方日报) 【编辑:黄钰涵】